1月10日,我院神經外科任紅崗主任帶領周圍神經外科團隊開展頸髓短時程脊髓電刺激(SCS)手術,治療缺血缺氧性腦病導致的慢性意識障礙合并四肢痙攣患者,手術過程順利,為臨汾市首例。
慢性意識障礙患者,通俗講就是昏迷時間大于28天的患者,包括閉眼昏迷、睜眼昏迷、微小意識等階段,昏迷促醒治療是個艱巨而漫長的任務。
患者張某某,女,64歲,主因“呼吸心跳驟停后意識不清3個月“入院。患者曾因突發(fā)呼吸心跳驟停在急診科搶救,隨后在重癥監(jiān)護室救治,經過系統的針灸、藥物等康復促醒治療,患者自主呼吸恢復,從閉眼昏迷變?yōu)楸犙刍杳?,但遺留嚴重缺血缺氧性腦病,同時合并嚴重的四肢肌張力障礙。
我院神經外科李華龍副主任醫(yī)師在詳細查體和評估后,考慮該患者住院期間給予藥物、高壓氧及康復治療后意識改善不明顯,并且四肢肌張力越來越高,各關節(jié)痙攣改良Ashworth評分4級,雙上肢近端肌張力3級、遠端肌張力4級,雙下肢近端、遠端肌張力4級,建議患者可考慮短時程脊髓電刺激手術治療。家屬先后就診北京天壇醫(yī)院、西京醫(yī)院神經外科知名專家,治療建議與我院神經外科給予的建議完全一致。
任紅崗、李華龍1月10日為患者實施手術,選用單排8排列穿刺測試電極置于C2-C4硬脊膜外,以兼顧同時起到促醒和緩解肢體痙攣的作用。手術在全麻下進行,在C型臂X線定位和神經電生理監(jiān)測下精準放置刺激電極,手術次日開機順利,程控刺激后設置調控電壓、波幅及刺激循環(huán)時間后患者無不適反應,目前四肢肌張力較術前下降,意識恢復需要接受為期2周左右SCS神經調控治療后再次重新評估。
脊髓電刺激作為一項臨床醫(yī)學的前沿新技術,高位頸脊髓電刺激術通過增加腦血流、激活上行網狀系統和興奮大腦皮層而達到促醒的效果。臨床上相當一部分意識障礙患者合并肢體痙攣,即使經過長期規(guī)律的康復治療,部分患者痙攣癥狀也無法得到明顯改善,甚至隨時間的推移而逐漸加重,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給患者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負擔。SCS一方面通過脈沖刺激經腦干上行網狀激活系統傳到大腦皮質,增加大腦局部葡萄糖代謝率和血流量,促進興奮性遞質釋放,增強意識沖動和腦電活動而達到促醒目的;同時可通過調節(jié)神經遞質的釋放來緩解肌肉痙攣,直接刺激脊髓前角運動神經元改善肌肉運動,刺激腦-脊髓-肌肉傳導通路和神經元連接回路調節(jié)神經可塑性、重塑神經回路,增進本體感覺反饋進而改善運動控制,從而達到緩解肢體痙攣、促進運動功能恢復的作用。短時程脊髓電刺激反應良好的昏迷病人在植入永久性脊髓電刺激后的促醒具有創(chuàng)傷小、手術時間縮短、花費較低等優(yōu)勢。
短時程脊髓電刺激術完善了我院神經外科的技術陣列,也極大地促進了全市乃至全省神經外科事業(yè)的發(fā)展,也將為更多慢性昏迷患者及肢體痙攣患者的家庭帶來康復的希望。
臨汾市人民醫(yī)院神經外科是山西省重點專科,任紅崗主任率先帶頭將顱腦腫瘤亞專業(yè)打造成全市腦腫瘤診治中心,開展顱腦腫瘤手術量全市第一,進入山西省神經外科第一手術梯隊,同時腦血管病、重癥顱腦損傷、脊柱脊髓專業(yè)手術量也在逐年增加。
自2024年8月我院神經外科逐步開展了短時程脊髓電刺激術昏迷促醒手術和痙攣性偏癱周圍神經縮窄平衡術,李華龍副主任醫(yī)師周圍神經亞專業(yè)技術團隊專注于腦梗死、腦出血、腦外傷遺留痙攣性偏癱、糖尿病周圍神經病、偏頭痛、慢性意識障礙、胸廓出口卡壓綜合征、難治性神經性疼痛、神經卡壓等周圍神經疾病的外科治療。團隊長期與北京、上海、蘇州、西安等地周圍神經外科專家進行學術交流,同時與兄弟科室、縣級醫(yī)聯體合作,累計開展30余例周圍神經疾病手術,其中短時程脊髓電刺激術昏迷促醒手術和痙攣性偏癱周圍神經縮窄平衡術更是直接填補山西省神經外科技術空白,同時該團隊注重臨床與科研結合,成功申報山西省高校創(chuàng)新項目課題1項和山西省衛(wèi)健委課題1項,招收培養(yǎng)碩士研究生2名。
歡迎廣大的慢性意識障礙、痙攣性偏癱、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偏頭痛、胸廓出口卡壓綜合征、難治性神經性疼痛、各種神經卡壓等周圍神經疾病患者來電咨詢。
咨詢電話:
李華龍副主任醫(yī)師 18035719425(微信同號)